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讲座报告 Lectures
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讲座报告 · 正文
时间 报告人
方式 地点

主 讲 人:卫茂平教授(上海外国语大学)

地  点:外语学院三楼会议室

主 办 方:外国语学院

开始时间:2017-12-21 14:30

结束时间:2017-12-21 16:30

讲座内容提要:

报告将从《青年维特之痛苦》在中国的接受入手,谈该书在中国特殊的接受史、和中国文坛特定时期就这部作品显示的审美倾向;报告的另一部分还将涉及歌德的另一代表作《浮士德》。在综合分析《青年维特之痛苦》和《浮士德》之后,报告还将论及歌德在这两部代表作中体现出的生命智慧及其他问题。

 

卫茂平教授简介

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德语专业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、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。德国《国际日耳曼学年鉴》主编之一。《外国文学》、《中国比较文学》、《外国文艺》、《外语界》等学术期刊编委。

1982年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后留校任教。1989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金获得者。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,学术著作多部;出版德语文学、哲学译著三十多部。最新学术成果为:著作《中外文学交流史——中国-德国卷》(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);学术文集《新腔重弹旧调的余响》(北京三联出版社2015年);译著《迸涌的流泉》(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);译著  《决定——论恩斯特•云格尔、卡尔•施米特、马丁•海德格尔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); 主编Jahrbuch der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ik-Reihe A Bd. 130(国际日耳曼学年鉴-A 系列第130卷) (Peter Lang 2017)。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曾获“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”、“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”等奖项。另获  “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”以及“上海市先进工作者”等称号。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《歌德全集》翻译”,为该项目首席专家。

 

上一篇:旗山群学讲坛第31讲:社会记忆与群体心理的形成与维系

下一篇: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琴南讲坛第20讲——安吉罗自传《妈妈和我,我和妈妈》中母亲形象的重述和重塑

关闭